为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形成卓越教学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持续提升翻译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开元网页版翻译系于2024年11月开展了全员教研系列活动,包括“优质示范课展示”和“教学活动研讨”两大部分。

11月11日下午,翻译系同仁观摩了李建军老师的“英汉对比与翻译”课堂。这门课是针对翻译系大三学生的选修课程。本次展示课的主题是第十单元“英汉语言的修辞对比”。李老师以修辞的起源入手,在介绍了修辞的基本概念和功能特点的基础上,按照语言形式和结构功能的标准,讲解音韵修辞、句法修辞和语义修辞三大修辞手法。本次课主要展示了音韵修辞和句法修辞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表现形式、内容及其功能上的异同,以及修辞手法在翻译过程中的应用特点及风格再现的策略与方法。
11月14日上午,费周瑛老师在“英汉笔译”公开课上,围绕翻译策略的学习和掌握展开教学。费老师通过分析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的区别与联系,首先明确了翻译策略的宏观指导作用。在此基础上,她详细介绍了常用的翻译策略,如直译与意译。在课堂实践中,教师通过丰富的案例分析和实例演练,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翻译策略的应用场景。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分享了自己的译文和思考,从而对于如何在实际翻译中灵活运用相应策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课程还强调了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因素。教师通过分析语言背后的文化语境,引导学生在翻译时注意文化背景的传递,避免产生误解,帮助学生在翻译实践中更好地处理文化差异问题。
在观摩了两次教学展示后,听课教师们进行了研讨交流。大家各抒己见,从课堂设计理念、思政元素、互动氛围、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成效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现场讨论气氛活跃,参与教师纷纷表示收获颇丰。
11月27日下午,为积极响应学校关于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号召,翻译系主任郑连忠副教授在23-311教室主讲了一场题为“技术赋能视角下英汉双语表达力的提升路径:理念与例解”的教学研讨活动。郑老师首先探讨了三点理念,分别是“双语表达力是译者的立身之本”“人机协同,借助工具挖掘资源,进而转识成智”以及“以问题求解策略探求双语表达力提升之道”。然后,他以四种问题求解策略为线索,从自身经验出发分别举例,细节真实,叙评结合,颇有启发意义。
郑老师认为,新时代的高校教师需顺应时势,借助先进的技术工具挖掘和利用资源,从数据中提炼知识、汲取智慧,以应对教育领域的各种挑战。在讲座中,郑老师询问了现场教师对于大语言模型工具的使用情况,并推荐了一系列实用的技术工具和搜索引擎,鼓励大家勇于尝试,不断提升自身信息素养。此次讲座在翻译教师自身发展、数智课程开发、数字化教材建设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场景中的应用等方面,都为老师们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通过系列教研活动的举办,翻译系不仅展示了教师们在教学上的创新与热情,也促进了教师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未来,翻译系将继续秉持卓越教学的价值追求,不断探索和实践,为培养更多优秀的翻译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