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琪,中共党员,开元网页版本科生英语第二党支部组织委员,新世纪人才学院第二十二期学员,曾任外国语学院学生会主席、英语174班团支书,多次获评校优秀团干部、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曾获省政府奖学金、校十佳团员、校暑期社会实践杰出个人、校“卡尔·马克思杯”大学生理论知识竞赛一等奖等六十余项荣誉。现已成功保研至浙江师范大学高素质复合型硕士(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深造。
浮舟沧海,立马昆仑
在得知自己保研成功的消息后,陈琪有种尘埃落定的感觉。她既为自己未来道路的清晰明朗而感到高兴,同时又有些忐忑——成为首批卓越复合计划的参与者意味着她需要摸着石头过河去探索,此外,跨专业与复合学习带来的难度也是一大挑战。
在准备的过程中,陈琪表示自己是一个习惯于做多手准备的人,她会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进行多种尝试,所以她在一开始就同时着手准备保研和就业。正因如此,陈琪大三的暑假过得非常充实。她一边了解推免政策,一边上选调生培训课程。而在了解推免政策的过程中,叶凡老师给予了她很大帮助:他耐心地答疑解惑,帮她找定位、明方向,给予了很多有益的建议。她非常感谢叶凡老师的指导。此外,她还了解了支教保研和农硕计划等额外途径,并在同时做好了就业的准备。在此期间,她恰巧遇上了卓越复合计划。在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她最终选择提交了卓越复合的报名表。回忆整个过程,陈琪将之形容为博弈,一场和自己、和未来的博弈,她刻苦努力为之拼搏而又收获良多。在确定保研后,她很清楚地认识到作为复合培养的学生,自己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来补足基础,同时需要加深自己对思政教学的认识以更好地成长为一名复合型的卓越教师。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正如陈琪所说:“准备不单单指笔试面试前的准备,更多的是平时的日积月累、厚积薄发。”她强调了综测、绩点的重要性。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她鼓励大二大三的同学继续努力前行,也希望大一的新生们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同样,她也积极鼓励学弟学妹们多去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去获得一些体验感,在自己可以努力的范围内尽力取得一些成绩,努力锻炼自己的心态,增强自己的抗挫折能力。
和光同尘,与时舒卷
陈琪认为加入外院学生会对她来说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她感恩相遇、感谢成长。她对拥有优秀的团队感到自豪:“大家是可以相互依靠、相互信任的‘战友’,17级的部长和主席团真的非常给力,组织有需要,我们随时可以就位,有困难会相互帮忙。”在学生会的过往也都令她记忆深刻,她回忆道:“我们当时努力在健全工作反思制度,每周对正在进行的和已经完成的工作进行反思总结,也在办公室建立工作总结栏以供以后的大家来参考借鉴,做到真正落实而不是浮于形式。”正是因为这样的经历,陈琪在保研过程中一直保持着严谨认真的态度,有计划地完成每一天的学习任务。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陈琪的梦想一直是当一名教师。“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她从小就对这个职业怀抱憧憬与期待,所以一开始便非常坚定,不曾踌躇犹豫。在诸暨中学的实习经历也让她愈发坚定。聊起这段实习经历,陈琪有分享不完的趣事。她记得运动会闭幕那天,她们班那群孩子跑过来把奖状给她:“小陈老师,奖状给你!”那一张张笑脸令她难忘。她为他们取得的出色成绩而高兴,也为这小小举动中透露出的认同而欣喜。她也常常会为学生的细微行动和言语而感动。实习期间她回师大备考教资,分别多日再次相见,学生的掌声让她十分惊讶和感动:“学生们和我说想我的时候,我觉得非常温暖。”她很感激实习这段经历,她是第一次当老师,但他们不是第一次当学生,他们在包容着她,鼓励着她,成就着她,每一次的“老师加油”“老师我喜欢你的课”都给予了她很大的力量。
“律己,宜带秋气;处世,须带春风。”陈琪希望自己能成长为一个合格的教育研究者,一个兼具卓越科研能力和师范技能的师者。等风来,不如追风去,她会抓住每一个机会,用尝试与坚持谱写青春华章。回望过往,陈琪做足准备,蓄势待发;荣辱不惊、破釜沉舟。愿青云与她同行,星光为她加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