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学子

优秀学子

当前位置 :  首页  学生工作  优秀学子
青春榜样|朱雨春:不畏风“雨”赴支教,砥砺奉献绽青“春”
来源 : 学工办     作者 : 撰稿 | 朱雨春     发布时间 : 2021-06-06     浏览次数 : 846

朱雨春,中共党员,2020级学科教学(英语)专业研究生。现任校研会综合办公部负责人、院学科教学(英语)硕士研究生党支部书记。曾获浙江师范大学优秀毕业生、校三好学生、校优秀志愿者等多项荣誉。2019年,作为国家“西部计划”志愿者暨浙江师范大学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赴广西龙州支教,获“先进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她用一年的时间和孩子们一起成长,致力通过改变年轻一代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以优质教育力拔“穷根”,将青春旋律融入时代华章,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自己的光与热。



源于海岛的支教梦


2018年9月,大活4楼的会议室正在进行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选拔面试。面试的第一个问题便是“你为什么选择去支教呢?”朱雨春坦言:“因为海岛教师。”朱雨春出生于浙江舟山的一个海岛,自小接受海岛教师的教育,遇见了许多无怨无悔坚守海岛执教的一线教师,是他们培育了一代又一代拥有大海一般的宽广胸怀和无所畏惧的勇气的海岛学生。在学生时代,她就被海岛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染,梦想着成为一名教师,一名能为祖国偏远地区的教育做出贡献的优秀教师。


缘于龙州的支教行


2019年7月,梦想照进现实,朱雨春坐上了从婺城开往龙州的志愿列车,来到一群渴望知识的孩子们的身边,用三百多个日夜的细心和温暖点亮龙州孩子的青春。在这个离家一千八百公里的边境小城,只有一所高中,教育资源不足、生多师少的严峻状况不言而喻。朱雨春肩负起三个班级、185名学生的英语教学任务,每周平均课时达33节,几乎没有空闲。晚读时楼道间亮起的暖色灯光,教室里整齐排列的课桌椅,办公桌上一支支用尽的红笔,这些点点滴滴都是她一年支教时光的见证。



支教之路,诲人不倦


与孩子们初识,朱雨春发现他们的基础比较薄弱,对英语兴趣不大。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于是每一节课她都会增加一些别出心裁的小设计,精心制作每一套课件,在B站寻找影视教学资源,在微博搜罗最新最热的表情包,绞尽脑汁地将自己的生活体验融入教学,通过浅显易懂的例句一步步引导学生掌握新知识点,逐渐将原本课堂上一个人的独角戏变成活跃的师生互动。为了呈现最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朱雨春记不清自己熬了多少个夜,她只记得同寝的支教老师常说,“这么晚了,你还在备课啊!”




我将无我,不负学生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线下开学一再延期。“停课不停教,隔空不隔爱”,支教老师朱雨春化身“网络主播”,开展100余节“云”课堂,讲授长达60多个小时的网课,谱写500多页课件的知识长卷,批改5000多份“云”作业,撰写30余份昨日作业总结。疫情得到一定控制后,她立即赶往千里外的支教地,协助学校开展学生返校工作,密切关注学生出入信息和健康状况等,共同为185名学生筑起战“疫”防线。她深知,既然选择了远方,便要风雨兼程。




边城那抹“志愿红”


支教之余,朱雨春身穿红马甲,活跃于龙州当地大大小小的志愿活动中:凌晨4点的中国龙州-越南国际马拉松志愿活动、关爱贫困家庭及儿童的青亲计划志愿活动、“荧光夜跑”公益行志愿活动、龙州全民健身走活动、奔跑龙州志愿活动等等。一抹志愿红为龙州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朝气活力,让边城的满树凤凰花更加红艳。


青春不止,志愿不息





到祖国南疆支教一年,将自己最好的青春奉献给祖国的花朵,将个人的理想与初心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之中,是朱雨春无怨无悔的选择。在未来的日子里,她还会继续从事志愿服务工作,同时鼓励身边更多的人加入志愿者行列,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源源不断地传递下去。

作为爱心志愿榜样,朱雨春想告诉学弟学妹们:青春不是橱窗里供人艳羡的华丽,而是用事业反复磨砺的锋芒。大家需把握四年的大学时光,一要提高专业素质,打铁还需自身硬,要以大视野、大情怀、大担当的高标准练就过硬能力;二要重视实践锻炼,“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只有做才能证明你在努力,在前行;三要热爱志愿服务,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祖国,乃是当代中国青年奋斗的正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