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吉利,外国语学院英语174班学生,中共预备党员,曾任金华市社区主任助理、校志愿者总队干事等职务。大学四年以来,曾获省政府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院志愿者行动先进个人、第四届普译奖全国大学生翻译比赛(汉译英)决赛二等奖等荣誉。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沈吉利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和校奖学金资助,赴美国堪萨斯大学进行交流并获得由该校颁发的全球意识项目(Global Awareness Program)证书。现已被浙江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录取。
因为热爱,所以选择
沈吉利介绍,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是一个较为庞大的系统学科。其下有很多分支,囊括了几乎所有与语言有关的研究。但现在纯粹研究语言的情况较少,相比之下,更多的是将语言学和其他领域的知识结合起来,比如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神经科学等,进行多学科结合的语言研究。
而对语言学的热爱是推动沈吉利选择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源动力。“语言学课程是我大三在美国交换的时候学的。那时候除了听课,我还参加了很多老师推荐的关于语言学的实验,比如眼动实验、电极帽实验等,挺有意思的。因此,当时就有想要继续学习语言学的念头。”自此,考研深造,向外国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方向迈进一步的念头在沈吉利心中落地生根。
心无旁骛,全力备考
大三的暑假,沈吉利正式确定了自己想考的学校——浙江大学。当问及为什么要选择浙江大学时,沈吉利回答:“选浙大,首先是考虑到浙大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综合实力。根据传统印象,或许大家会认为浙大的文科相对弱一点,但其实,浙大的外应在全国排名非常不错。其次,对于英专生来说,除跨专业外,浙大可供选择的专业比较少,只有外应和翻译。”
根据外国语学院的课程安排,语言学课程要从大三才进入同学们的课堂,因此,在这样的条件下备考难免仓促。此外,沈吉利是从七月才着手准备考研复习,再加上备考过程中的一些小插曲,这让她的计划更显匆忙。但是,这却并不影响她的复习进度,沈吉利说道:“更重要的是放好心态,与其担心时间不够,不如在自己所拥有的时间内全力以赴。”她还积极鼓励学弟学妹们,只要奋力拼搏,一切都还来得及。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考试科目中包括了第二外语科目。沈吉利二外选的是法语。虽然法语难度系数大,但是她凭借着自己的兴趣,在痛苦与快乐相互交织着的过程中,坚持把法语学了下来。“我个人觉得,既然决定学二外了,就选一门自己感兴趣的语言,尽力把它学好。”在大二时,沈吉利便通过了大学法语四级考试。学校里的二外课程基本不涉及听力、写作的训练,但大学法语四级考试对这些部分会有涉及,因而四级的练习,对考研也起到了一定的帮助。她认为,如果自认为缺乏自主学习二外的动力,那么通过考级倒逼自己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在备考过程中,沈吉利也收获了很多的感动。学院暑假准备的解暑绿豆汤,考前大礼包,还有各种慰问,这些都是她考研路上遇到的幸运与感动。因为备考开始的时间较晚,尽管前期规划较为轻松,后期还是明显感觉缺时间复习。但沈吉利并没有被这种焦虑打倒,她详细规划了自己每天的学习任务,并坚持完成。
谈及在浙师的四年,沈吉利特别感恩在美国堪萨斯大学交换的这段经历。在那段时间,她每天都过得很充实,每天都积极迎接挑战。在学习之外的课余时间里,她尽可能多的为自己安排了各式各样的活动,比如旅行、节日派对、志愿者活动等。她不断尝试着走出自己的舒适区。这段宝贵的经历使她看到了更为广阔的世界,更好地认识了自己,与此同时,也更坚定了她考研深造的决心。
考研的这一段宝贵经历带给了沈吉利很多。这种坚持精神,亦是她大学期间宝贵的回忆。她一路披荆斩棘,不畏困难,明白了“never give up”的真谛。“我也相信,以后不管做什么事,我都可以凭借在考研中收获的这一股劲勇往直前。”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永远相信梦想,相信努力的意义。道阻且长,但行则必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