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锦雯,开元网页版英语 206班学生,现任班级团支书、党代表、外文2106班助班。曾获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国家奖学金等。
在征途中采撷春华秋实
在上一学年学习的过程中,虽然遇到了许多困难,但我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把繁重的学习任务分解到每一天完成。”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施锦雯和大多数人一样,难免遇到一些挫折与困难,但良好的心态帮助她度过了艰难而不平凡的日子。于施锦雯而言,大一的日语学习是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作为没有任何日语基础的小白,她常常为记不住平片假名而苦恼,为此她将日语学习日均化,以加强记忆。她分享道:“一日之计在于晨,我就把早晨的光阴用于日语的学习与背诵,晚上进行相应的复习。”在不断的复习纠错中,她慢慢摸索出了日语学习的方法。以小见大,面对任何一门课,记背复习的循环都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没有不需要奋斗的成功,没有可以等待的奇迹。“在入学之初并没有明确自己要拿奖学金的目标,但觉得自己应该专注学习,课余时间多参加科研竞赛活动。在参加科研训练的过程中慢慢对获奖有了清晰的认识。”施锦雯表示,比起结果,她更享受努力的过程。在做个人擅长和热爱的事情的这条路上默默努力、得到的成就被大家认可,这个过程中的收获意义更大。尽管没有功利性的目标,她仍在按自己的节奏努力着。虽然大学生活相对自由,她却一以贯之地专注学习,利用当下的时间充分沉淀自己。由此可见,哪有什么不劳而获,天道酬勤才是成功最完美的诠释。
在清晰的定位中孜孜以求
在平时的学习中,施锦雯对自己有着明确的定位:“一旦确立目标,那么与这个目标关系不大的事情就是我们可以舍去的,这样平常就不会觉得自己有很忙但又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的情况。”与单调的高中生活相比,在大学中我们更具创造性,但也更容易迷失方向。“感觉每天都很忙但又好像没做什么事”,这是大一新生的真实写照。事实上,只有明确努力的方向与目标,我们的行动才会有意义。 学习之路漫漫,赶路人却从未伫足止步。“我其实是一个比较容易说放弃的人,但每次有放弃的想法出现,我就会问问自己做这件事情的初衷是什么。如果这个阶段还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我就会告诉自己再坚持一下,说不定到后面自己对这件事情的想法就发生改变。”在前进之路上施锦雯还把从想放弃到坚持下来的心路历程比作了长跑:“感觉就像跑800米一样,跑到第二圈的时候会很想放弃,但咬咬牙就坚持下去。到了终点之后就会觉得,还好自己之前没放弃。”和常人一样,疲劳与压力之下她也曾想过放弃,但走过的行程让她不愿徒劳而返。只有把“放弃”扼杀在脑海里,我们才能行稳致远;只有把“坚持”贯彻执行,梦想才能开花结果。
寻求生活与学习的平衡
除了学习,她还身兼数职。她是新生眼中的知心助班,是班级中能干的党代表与团支书,也是学生会组织部的得力干事。“在学生会里,我体验到大家庭的感觉,平时大家工作和生活上遇到困难都会互相帮助,还有人美心善的学姐们为我们答疑解惑。最重要的是,在学生会的工作让我感受到一种螺丝钉的精神,看到自己完成的工作会有一种成就感。”在担任各种职务时,她仍能将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并始终以学习为中心。其中,施锦雯分享道:“想要平衡竞赛、科研和学业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包括我自己现阶段也在摸索与探寻的路上。因而,我希望大家可以珍惜时间,做好时间的整理和规划,提高效率。”大学生活丰富多彩,也充满了更多的诱惑,她建议在提高效率的同时要制定合理的计划,让生活更有条理,最终能学有所长,学有所成。
善以所遇之人为积累
“最终能成功获得国奖,我认为是老师和学校对我取得这些成绩的认可。这也印证了之前我一个朋友和我说的——所行之路、所遇之人、所历之事,皆为积累。”在她的人生观中,良师益友便是成长的捷径。班主任谭娜娜老师会在微信群里经常关心大家的近况。有时候降温了她也会很贴心的提醒大家。对于她而言娜娜老师更像是一位知心的大姐姐。而对于体贴温柔的老师,她常怀感恩之心,也表示她的成就离不开老师的引导。每当她对自己未来的规划感到迷茫无助之时,娜娜老师都会结合她自己的经历予以解答,帮助她渐渐清晰自己的目标。
携初心以行稳致远
获得国奖之后,她仍不忘初心,希望自己在未来能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在参加科研训练的同时也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而作为英语师范的学生,她更希望自己具备过硬的专业实力和较高的师范技能,慢慢向一名优秀的教师靠近。“积累”是她的人生信条,“初心”是她的人生航向。短暂的成功阻挡不了她前进的脚步,现在她已准备奔赴更广阔的天地。“于过程寻经验,以结果为积累”,这是施锦雯的箴言,也是她用亲身实践为新生们总结的经验。前路漫漫,却因奋斗而闪亮;初心不忘,热爱可抵岁月长。在成长之路上,愿我们永远熠熠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