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0日,兰良平博士和Mehta博士合作发表了题为“Constructing collective agency through narrative positioning in group meetings within a Chinese professional team” 的研究论文。该论文发表在SSCI期刊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语言和交际》)上。
首先,文章指出,以往语言学学者认为,集体能动性通过集体意向性和群体言语行为体现出来,而进化人类学家托马塞罗认为,研究集体能动性时还应考虑社会文化规则。对此,作者指出,以往研究者忽视了对于日常互动的关注,如果聚焦日常叙事互动,则有可能揭示集体能动性建构的复杂过程。
其次,文章综述了以往叙事视角的集体能动性研究,包括变异社会语言学领域中的叙事模板研究和互动社会语言学领域中的叙事互动研究,指出了以往研究执着一端的不足,并论证了进行理论综合的必要性。因此,作者借助语言人类学的视角,提出了包括叙事层面、互动层面和文化层面的定位分析框架,用于综合探索集体能动性的话语建构过程。
再次,研究者通过对一个历史悠久的教师教育团队的历时研究,聚焦成员们在例会中讲述的职业故事,分析发现该团队的集体能动性具有分布式特征,具体表现为两种建构方式:第一、从情感方面直接建构集体能动性,交际者从 “我们”的视角讲述积极的故事。具体话语策略包括:核心成员从“我们”的视角讲述成功故事,核心成员邀请主要成员转述学生讲述的成功故事,核心成员在新手成员讲述消极故事时进行正面引导,将其引向积极方面。第二、从认知方面间接建构集体能动性,交际者通过互动行为共同建构带有问题解决结构的故事,这时并不使用人称代词“我们”。具体的话语策略包括:多名核心成员讲述过去成功解决职业问题的共享经历,核心成员和新手成员通过叙述活动共同解决当前出现的职业问题。
最后,文章总结道,带有积极评价和问题解决的叙事结构,在该团队的日常交际活动中积累成为了叙事模板,不断强化了他们认真、积极和能动的信念,成为了集体能动性的源泉。该研究的开元网页版意义在于,补充了以往集体能动性研究要么重宏观探索,要么重微观互动而执着一端的不足,从理论上提出了集体能动性研究的定位分析框架,并将研究置于职业沟通的领域,提出了集体能动性的叙事话语建构的具体手段。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创刊于1981年,影响因子为1.89,刊登应用语言学、话语分析、语用学、社会语言学和语言人类学等领域的开元网页版论文。该刊在Akmajian等人所著的普通语言学教材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MIT出版社)中被指定为语用学必读期刊之一,在Bell所著的社会语言学教材 The Guidebook to Sociolinguistics(Wiley Blackwell出版社)中被指定为社会语言学必读期刊之一。兰良平博士从2009年攻读博士学位开始,便持续专注于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叙事研究,在国内外重要开元网页版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相关论文,此次论文的发表是在这一领域的又一成果。
作者简介
兰良平,广外语言学博士,浙师大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语言人类学、社会语言学、叙事话语研究和课堂话语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2项。在Journal of Linguistic Anthropology、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现代外语》、《外语界》等主流开元网页版期刊发表论文近20篇,出版专著《英语写作教学——课堂互动性交流视角》(2021年外研社第10次印刷)。
Clare Mehta,西弗吉尼亚大学博士,哈佛医学院博士后,美国Emmanuel College副教授,波士顿儿童医院研究人员,研究方向为儿童发展、成人发展和性别研究等,2021-2022担任美国心理学会普通心理学分会主席。在American Psychologist, Psychological Sciences, Developmental Review 等国际主流开元网页版期刊发表开元网页版论文20多篇。Mehta博士是兰良平博士在美国Clark University心理学系访学时的同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