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1日上午,浙江外国语学院东方语言文化学院院长吴玲教授应邀为我院师生做了一场题为“唐日贸易中的东亚商人群”的开元网页版讲座。
讲座伊始,吴玲老师提出了“唐日贸易中的东亚商人群”的概念。长久以来唐日交往的研究中对遣唐使的研究占据了主流地位,吴老师将视野从中心转向边缘,发现除了官方交流之外,东亚商人群同样是唐日贸易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其后,吴老师结合史料分析了东亚商人群的人员组成及其多国性。在这些商人群中,最初新罗商人发挥了主导作用。之后朝鲜半岛战乱频发,流民对日本社会造成负面影响,这也导致日本对新罗商人态度发生了转变;同时,由于南亚、西亚商人及新罗商人刺激了唐商人从事海外贸易等多方原因,九世纪东亚商人群的重心由新罗商人转向唐商人。
除新罗商人与唐商人之外,东亚商人群中还包括渤海商人与日本商人。吴老师指出,日本与渤海国并不和睦的外交关系以及日本商人阶级并未壮大、技术并未成熟分别是渤海商人和日本商人在东亚商人群中人数较少的原因。
在讲座的结尾部分,吴老师分析了东亚商人群在唐日贸易中的作用与意义。她指出,东亚商人群频繁的贸易活动给日本带去了许多宗教物品和各类文化典籍,这些活动和物品不仅促进了唐日之间佛教的交流,更是促进了两国间文化的交流,可谓中日交流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
吴老师生动的叙述深深吸引了在座的师生,师生们也就讲座内容和如何寻找研究课题、如何从不同视角深挖课题等与吴老师进行了互动。讲座最后,副院长徐微洁教授赠予吴玲教授“北山问道”讲座纪念证书并合影留念。
主讲人简介
浙江外国语学院东方语言文化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日本早稻田大学招聘研究员,中国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教学专业指导委员会日语分委员会委员、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浙皖赣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全国高等院校大学日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浙江省中日关系史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外文协会理事等。著有专著3部、译著1部、教材6部,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和参与各级项目3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