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学子

优秀学子

当前位置 :  首页  学生工作  优秀学子
20人!速戳一览浙师大外语学院推免学子风采!
来源 : 学工办     作者 : 撰稿 | 李东升     发布时间 : 2022-10-13     浏览次数 : 685

近日

学院2019级20位优秀学子

被顺利推免攻读硕士研究生

让我们一起看看

他们奋斗的收获和上岸的心路历程吧!

 

#01

石依恬,中共党员,获得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英语)专业、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专业(英语课程与教学论方向)拟录取资格,最终确认攻读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英语)专业。



在暑期夏令营阶段,石依恬获得了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5所高校的入营资格,最终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教育研究所举办的“2022年优秀大学生教育研究暑期夏令营”中获得了“优秀营员”称号,并参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举办的夏令营,进行了闭幕发言。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教育研究所举办的暑期夏令营对石依恬来说是一场难忘的开元网页版之旅,来自全国30 多所高校的 82 位优秀学子齐聚云端,知名教授、硕博导师共同参与授课和小组指导对学员进行专业知识基础、开元网页版研究潜力、外语能力等方面的统一考核和评审。而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举行的夏令营中她在演讲、教学设计、模拟授课、现场答辩等环节中展现了我院学子扎实的专业功底精神风貌,获得了评审专家的青睐,被推荐结营发言。预推免阶段中,石依恬同学抱着顺其自然的心态参与了几所高校的面试,均获得了录取资格。

 

#02

陈舒雅,获得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口译专业、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专业等八所高校专业拟录取资格,最终确认攻读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



陈舒雅在夏令营和预推免中积极投递,敢于尝试,同时获得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多所高校的拟录取资格。结合自身的特长和兴趣,她主要投递了翻译、语言学相关的专业。上海外国语大学推免面试考核的内容多集中在英语基础、专业知识等方面。得益于丰富的比赛经验,她的听说技能、思辨能力抗压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因此能够一路过关斩将,获得心仪院校的拟录取资格。

 

#03

张怡嘉,中共党员,获得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英语口译专业(口笔译)录取资格并最终攻读该专业。



张怡嘉曾于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英语专业交流学习,正是这段经历让她坚定了考取上外研究生的决心。夏令营是上外高翻各专业考察推荐免试研究生的唯一方式,张怡嘉非常珍惜这次机会,为线上考核做了充分准备。上外高翻的面试非常重视学生的基本功,今年英语口译专业的考试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两分钟英语即兴演讲、英中视译和三分钟中英无笔记交传。考核形式虽不复杂,但是线上测试非常考验考生的心理素质,不仅要稳定心态,还要保持自信,流利输出。不过她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平时的积累和练习,三年的认真学习既是在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也是为自己争取夏令营的入场券。

 

#04

杨灵均,共青团员,获得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语言学方向)、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拟录取资格,最终确认攻读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语言学方向)。



杨灵均同学获得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夏令营优秀营员称号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夏令营优秀营员称号。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的夏令营主要包含一场政审和两场面试:英语综合和专业能力测评,分别对营员的英语基本功和报考方向专业知识进行考查。在两天的讲座中,杨灵均同学认真听讲,积极互动,不仅收获了相关专业方面的研究知识,还从主讲教授分享的求学经历中学到了很多。在后续三天的考核中,灵均同学凭借扎实的英语基本功语言学专业知识,顺利成为优秀营员,拿到录取资格。

 

#05

姚倩,中共党员,获得华中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英语)拟录取、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科教学(英语)候补第一,最终确认攻读华中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英语)专业。



姚倩曾经参加了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举办的夏令营,夏令营考核由笔试与面试两部分构成,注重考查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翻译理论储备、语言学基础以及教育素养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姚倩同学凭借良好的专业基础通过夏令营考核,获得了该专业的免试录取资格。

 

#06

黄悦,中共党员,获得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英语)专业、中央民族大学学科教学(英语)专业、重庆大学教育学专业(课程与教学论方向)、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拟录取资格,最终确认攻读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英语)专业。



黄悦积极备考了多所高校的面试,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的面试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自我介绍,二是两个随机英文题目。英文题目注重考查学生的学科专业知识与教师技能及素养,基础但稍偏灵活,准备环节加上正式面试环节共计四分钟。在面试之前,她在网上搜集往年复试真题,通读了一遍《英语教学研究方法与案例分析》,对各类题型有所准备,三年的学生工作经历也提升了她的表达能力,锻炼了她的心理素质,使她在面试环节条理清晰。除此之外,暑期高校短期实习、TESOL线上项目等实践经历也让她在之后的面试中有了更多独到的见解。

 

#07

 林韵,获得湖南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四川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拟录取资格,最终确认攻读湖南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



9月下旬的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推免生考试中,林韵以面试第一的成绩被该学院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录取。湖南师范大学的面试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读文学选段并回答相关问题,重点考察学生的口语水平、英语专业基本知识和素养等。林韵同学认为,平日里学好专业课、练好基本功,才能在考场中发挥实力,斩获offer。

 

#08

陈姿怡,获得北京语言大学法语、四川外国语大学笔译专业拟录取资格,最终确认攻读北京语言大学法语笔译专业。



在拿到校内推免资格后,陈姿怡参加了北京语言大学与四川外国语大学的法语笔译专业推免面试,面试主要内容有时政相关内容的法汉汉法视译和汉译法口译,以及用法语回答专业、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可以看出笔译专业的面试主要考察学生的基本功,听说能力和临场发挥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在顺利通过面试,接到这两所学校的拟录取资格后,她选择了北京语言大学的法语笔译专业。

陈姿怡提醒学弟学妹:保研不仅要求学生在前三个学年扎扎实实打好基础,还需要尽早搜集信息,确定目标,做好规划。这样在保研之战真正打响的时候才能自信从容地面对,不辜负过去的努力。没有一条路是能轻松走完的,要始终相信事在人为,天道酬勤

 

#09

陈璇,获得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日语语言文学专业、大连外国语大学日语语言文学拟录取资格,最终确认攻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日语语言文学专业。



陈璇细致研究了心仪学校的面试规则,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面试注重考察学生的口语能力、逻辑思维以及临场反应能力,同时重视学生对专业方向的知识积累、对研究生阶段的规划。在正式获得推免资格前,她以考研为目标,对日本文学、文化方面的知识进行了梳理并诵读记忆,这也为她面试中流畅的专业知识问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终,她以稳定的发挥被该学院的日语语言文学专业录取。

 

#10

金好,中共党员,获得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拟录取资格,最终确认攻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国际仲裁方向)。



自大二下学期起,金好就开始了法硕考研的备战。在今年九月确定获得学校推免资格后,她便马上开始准备文书,向各校提交申请。广外法学院的复试主要由外语考核与专业综合能力考核两部分组成。其中,外语考核以英语对话形式进行,形式类似雅思口语测试;专业综合能力考核为抽题回答,需要有一定专业知识基础。她认为,对跨专业考生来说,一点一滴功在平时。因此,有意准备跨考的学弟学妹们可以尽早开始,同时也要兼顾本专业学习,虽“压力山大”,但“功不唐捐”。

 

#11

施潇肴,中共党员,参加浙江师范大学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选拔,获得教育部专项推免资格,最终确认攻读浙江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英语)专业。



施潇肴曾任浙师大融媒体通讯社常务副社长、英语本科生第四党支部委员、2020级新生学长、班级学习委员等职务,曾获第七届“互联网+”全国金奖、浙江省政府奖学金、校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作为卓越教师班成员,她在专业学习中不断磨炼师范技能,已考取高中英语教师资格证书。

谈及支教保研,她坦言,支教这颗种子在两年前就已经埋在了心里。大一暑期,她在家乡当地参与小候鸟关爱活动,这段志愿服务经历让她渐渐发现教育差距的存在。身为师范生,她希望能发挥专长,尽己所能帮助更多的孩子们。正是在这个夏天,她读到了浙江日报对浙师大研究生支教团扎根广西龙州20年的专版报道《边城,那火红的“凤凰花”》,也因为校园记者身份的契机,她采访到往届研支团的成员。从一届届学长学姐身上,她了解到更多研支团的故事,内心一直以来的愿望有了更清晰更坚定的答案。

最终成功拿到支教保研名额,她用“幸运”一词作结,更期待着在一年后走进广西龙州,完成这场关于爱和责任的双向奔赴

 

#12

沈洁窈,中共党员,参加浙江师范大学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选拔,获得教育部专项推免资格,最终确认攻读浙江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英语)专业。



沈洁窈曾任校融媒体通讯社主播部部长、院双语主持队队长等职务。大学期间,她不断积累理论知识,打磨师范技能。学习成绩优异,绩点排名名列前茅,曾获浙江省第八届大学生中华经典诵读竞赛一等奖、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开元网页版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一等奖等多项奖项,多次获得省政府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获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

她认为爱是教育的本源和归宿,支教对她来说是一次可贵的机会,它给了一个边感悟边践行的机会,让她能真正将所学付诸实践,跳出舒适圈,发挥专业特长,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爱心温暖乡村孩子,用知识点亮孩子的梦想,用自己的力量回馈社会。她希望能变作一块砖石,铺就龙州孩子们走出大山的路。

 

#13

 俞佳杰,中共党员,参加浙江师范大学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选拔,获得教育部专项推免资格,最终确认攻读浙江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英语)专业。



俞佳杰谈及自己,认为他的第一个身份是“师范生”。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是他的梦想。他精通英语专业知识和师范技能,多次获得校奖学金。他注重学科的互补,精通摄影摄像等各类技能,积极参与各项学科竞赛,并在2020年“创青春”浙江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金奖的成绩。

第二个身份是“小记者”。他曾担任浙师青年新媒体中心主席,还负责运营浙师大团委的官方微博。他共参与200余篇的微信推文的制作,近200篇学习强国的供稿。

第三个身份是“志愿者”。他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活动,并获得微博“公益影响力大使”和“挑战杯”省赛优秀志愿者的称号。在2021年,他和伙伴前往四川进行生存实践,在陌生的环境下,他们为当地的孩子赚取学费,并获得校暑期社会实践优秀个人的称号。俞佳杰同学希望自己能带给孩子更多的改变,把爱留在西部,这个最需要温暖浇灌的土地。

 

#14

刘子宇,通过卓越教师计划获得浙江师范大学学科教学(历史)专业拟录取资格,并最终确认攻读该专业。



关于“卓越计划”保研,她觉得能成功保研,最大的感受是“得之我幸”。

开学初以前,她一直在踏踏实实地准备硕士统招。开学初收到“卓越计划”保研相关通知后,细细地考虑了很久,最终决定一边继续准备考研,一边试一试“卓越计划”保研。就这样参加了保研的申请以及面试,最后顺利通过面试保研成功,过程虽短但感受颇深。有时候也会问自己为什么准备了大半年的考研,最后却选择了“卓越计划”保研?但她告诉自己,既然选择了,就要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卓越计划”旨在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硕士层次高中教师。这是机遇,亦是挑战。她将用三年的时间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为一名富有高尚师德和教育情怀,具备深厚的人文与科学素养、扎实的双学科复合知识与能力的卓越高中教师!

 

#15

罗瑶,通过卓越教师计划获得浙江师范大学学科教学(历史)专业拟录取资格,并最终确认攻读该专业。



此次获得的保研机会,对她来说,是一份“意外的惊喜”。她一直在踏踏实实地学习,平时紧抓各项比赛,注重自我的提升。“趁着还年轻,不如拼一拼,这样总是没错的”,她如是觉得。开学初看到卓越计划保研相关通知,她觉得这是个绝佳的机会——自己很喜欢历史,绩点达到报名要求,还获得过一些可以加分的奖项。不如,去试一试?就这样,从提交材料到后面的复试,出乎意料却又水到渠成——罗瑶同学成功被录取为教师教育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其实很多时候,生活总是会给你各种机遇。平时越注重积累,尽力提升自我,一旦机会来临,便越能收获惊喜”她如是说道。

 

#16

吕冰,中共预备党员,获得浙江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英语)专业拟录取资格,并最终确认攻读该专业。



关于硕师计划保研,吕冰最大的感受便是“幸运之神的眷顾”。在收到硕师计划通知之前,作为2023年考研大军中渺小的一名,在暑假里她也与其他学子一样踏踏实实地准备专业知识的学习。九月份得知农硕保研的具体要求后,便带着试一试的想法前往教育局面试,最终成功通过面试保研成功。我们每个人这一生都会有一件事要去做,这就是personal legend。她自始至终都认为她的天命是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去更好地助力家乡教育事业,更好地为祖国培养一代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青年。

 

#17

周文超,获得浙江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英语)专业拟录取资格,并最终确认攻读该专业。



周文超来自浙江省唯一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景宁。作为一名来自大山的外语人,她热爱自己山清水秀的家乡,时刻想念当地淳朴爱笑的孩子们。在这种情感的鼓励下,高考结束后,她选择了定向,又在大四之际投递了农硕计划保研。很幸运,在第一轮投递中卡位获得保研资格,也比较顺利地通过了后来的面试。

景宁的经济和教育由于地形等因素,在浙江省内一直算是比较落后。她希望,自己可以尽微不足道的力量为家乡的教育增添一些活力。她要求自己执着于理想,纯粹于当下

 

#18

王晨晨,中共党员,获得浙江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英语)专业拟录取资格,并最终确认攻读该专业。



王晨晨曾担任院学生会志愿者大队副队长一职,并获得过校二等奖学金、三等奖学金以及校三好学生。

在学习之余,她也曾参与2019年新加坡香港研学项目以及加州大学河滨分校2021线上TESOL项目。参加这些项目不仅让她了解到国内外教育水平的差距,更一直希望把学到更多的知识作为将来任教的基础。

在暑假快结束时参加了硕师计划,顺利和教育局签下合同,9月份又有幸拿到推免名额,一切都感觉来得很惊喜,她希望未来能保持初心,坚定向前

 

#19

 谢佳欣,获得浙江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英语)专业拟录取资格,并最终确认攻读该专业。



谢佳欣在经历教育局面试和学院研究生复试的双重选拔后,成功入选农硕计划。站在选择的交叉口,她也曾迷茫踌躇,“读研,还是就业”。一方面,她着手准备考研资料;另一方面,她留心收集招聘相关资料。而硕师计划的出现满足了她深造学习和就业实践的双重需求。何其有幸,将来的日子里能够与浙师大外院再续前缘,以专业知识武装自己。同时,作为一名师范生,她致力于投身于教育事业,回到家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

廖慧敏,中共党员,获得浙江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英语)专业拟录取资格,并最终确认攻读该专业。



廖慧敏曾担任院学生会生活部部长和党代表等职务,曾获校奖学金,被评为校优秀团干部、三好学生以及军训先进个人等。

对于硕师计划,她有所耳闻,却并不了解。直至今年八月底收到相关通知后,廖慧敏才开始主动深入了解。与此同时,因为硕师计划并不是一项为人所熟知的政策,所以在收到通知的第一时间,她便向老师们和学姐们寻求帮助和建议。最终,在深思熟虑之下,她选择参加硕师计划。既然做出了选择,便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所以她全力以赴准备各类面试,虽然时间比较紧张,但所幸结果如人意。

廖慧敏认为,教育离不开学习,教师的成长同样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硕师计划可以很好地帮助她在教书育人的同时,更系统地提升自己的开元网页版能力与教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