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心言,英语194班学生。曾获全国大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大赛一等奖、院师范技能竞赛(即席演讲)三等奖、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曾任院融媒体中心文字采编部副部长。现已成功考研至中国人民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热爱驱动,初心使然
高中时的周心言热爱汉语言文学,并以此作为自己的目标,为之付出不懈努力。对于当时的她来说,参加各大写作赛事是一种开拓自身视野的方式。从市一等奖、省一等奖到最后前往北京获得全国一等奖,一路走来,她为自己的热爱郑重地盖上了一个又一个鲜红靓丽的印章,但现实却和戏剧化的情节雷同,主人公在高光之后往往迎来低谷。高考的发挥失常似乎让她和梦想渐行渐远,她陷入了长时间的迷茫状态。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抱着尝试的心态参加了全国大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大赛并斩获一等奖,这次经历帮助她更加明确了心之所爱。最终,在朋友和家人的鼓励下,她下定决心为曾经的梦想最后拼搏一次。
除此之外,周心言还特别感谢外院搭建的平台,为她拓宽了国际视野,展开了描述世界广阔的画卷。其中,谢红老师的《跨文化交际》和何晓东老师的《批判性阅读与英语教学》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她窥探到了不同文化碰撞与语言教学的魅力,并最终确定了汉语国际教育作为自己的考研专业。
在考研这样的信息战中,院校情况的了解与自身学习情况的剖析是至关重要的。选择院校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考虑到各种各样的因素,例如考试范围、考试题型、招生人数、地区公共课改卷松紧程度等等。同时,周心言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作为跨考生的优势和不足,结合各个院校往年的考研人数,最终她选择了中国人民大学作为自己的目标院校。为此,她还咨询了我校汉语国际教育的孙春颖老师和同样就读于人大汉语言国际教育专业、我校汉语言专业17级的肖马丹学姐,从她们那里获得了一些宝贵的报考意见和学习资料。周心言说到:“如果在认真分析后选定了目标院校,那就不用再害怕,而是用行动来缩短自己与名校之间的距离。另外,外院藏龙卧虎,人才者众多。无论平凡与否,我相信一定有许多人能通过努力,走出属于自己的那条光明大道。”
积极生活,脚踏实地
被问到有什么学习技巧时,周心言建议大家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与学习计划,不断为心中的目标而努力,并将努力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去。在她看来,复刻经验与照搬式学习有时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因为毕竟自己才是最了解自己的人,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才能走得长远。
除此之外,她认为,无论是考研的初试还是复试,脚踏实地、注重基础都是最重要的品质。她自身的学习内容都是以基础知识为主体,再附加水滴石穿式的积累,最终逐渐把知识内化。另外,在答题过程中,她提醒大家也要注重逻辑清晰、条理顺畅,并重视真题的反复剖析与研究。她还建议大家善用网络,在各种社交平台上搜寻丰富的考研资料和专业课视频。在学习时间方面,她认为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时长,大家应当为自己设置适合自身节奏的学习时长和学习任务,而非盲目追求、刻意攀比、过分焦虑。
周心言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还曾任文编部副部,有丰富的学生会工作经验。对她来说,文编报道的工作为自己提供了出席各种各样活动的机会与锻炼文字能力的平台。积极参与报道任务的她增加了名师大会、辩论赛、国培计划等各种活动的参与经历和工作经验,大大拓宽了自身视野。同时,她也曾采访过众多优秀的学长学姐,感受到了他们优秀且千姿百态的人生经历,更是逐渐清晰了自己的人生规划。“我非常感谢在学生会的那段时光。学生会中的同学也给予了我很多帮助,在锻炼组织能力、加强细心程度、培养人际交往能力等各方面都让我收获颇丰。”
不畏艰难,勇敢向前
考研的过程必然充满了艰辛,周心言认为心态在考研过程,特别是考研后期非常重要。自律的她在确定好目标后就高效制定好计划,即使遇到困难也不动摇退缩,毫不后悔地落实计划,完成任务。“目标明确,宛如在大雾中亮着一盏明灯。雾中的道路有千万条,但只要灯一直亮着,内心就不会迷失方向。”有时看到别的同学应聘成功或游山玩水,她不会因此羡慕或分心,仍能保持强大的定力和专注力。在她看来,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分清暂时的快乐和长远的快乐,就不会“乱花渐欲迷人眼”了。
另外,对于她而言,考研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就是跨考。其实汉语国际教育在考题上偏向的是语言学,跨考生里也大多是汉语言专业的学生。这对周心言这样一个零基础的考生来说确实是挑战。从头开始学基础知识,看不懂的概念要反复理解内化,人大没有固定的考试范围和指定数目,题型多样灵活……但热爱是最好的良师,即使第一次接触专业书中的很多知识时,她一头雾水,但仍然想方设法地去钻研。从现代汉语到古代汉语,从语言学知识到教育学知识,从中外文学赏析到文化常识,她尽量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知识储备,并且通过反复模拟考试来训练自己的答题速度。
从决定考研到成功上岸,备考的一路过程中,周心言收获了比以往更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态,还懂得了踏实打好基础的重要性。她回忆起专业二初试时,当年的出题方向变了,出现了一些以前从未涉及的文学领域赏析题,这时最重要的就是稳定心态,尽可能地去完成答卷,这给她这个跨考生带来了初试成绩名列前茅的惊喜。她一直认为从初试到复试,基础知识都非常重要,因此在准备复试时,她依然以基础知识为复习重点,最后在满分100分的复试专业课笔试中拿到了90分的成绩,这足以说明扎实的基础功底对于考生的重要性。“任何人在任何阶段,都绝不是笼中鸟,而是原上草,都在奋力生长中期盼着属于自己的那阵东风。它或快或慢,但一定就在路上。站在外院为我们搭建的平台上,希望大家都能保持热爱,奔赴自己渴望的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