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晚,第四届“江浙沪京粤+”名师英语读写课有效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名师论坛(高中场)在开元网页版报告厅顺利举行。
许玲老师以“基于学生自主提问的英语深度阅读教学实践”为题作报告。许玲老师通过教学发现,教师用心设计问题,而学生往往是被动参与,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变“答案是什么”为“问题是什么”。在“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背景下,更需要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随后,许老师介绍了什么是自主提问以及基于学生自主提问的英语深度阅读教学。她详细解释了“怎么做”的问题,分为“提问方向”“提问流程”和“教师角色”。许老师从“展示型、参阅型和评估型问题”的角度给学生的提问作了分类。接着,许老师使用选择性必修一第三单元Sarek National Park游记文本向大家展示她是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提问的。在学生自主提问的课堂中,教师的角色是多样的,教师可以是自主提问氛围的营造者,也可以是自主提问进程的推动者,还可以是自主提问效果的评价者。
张强老师以“‘I-ACT 扶放进阶’赋能学生自主表现”为题发表报告。针对高中英语课堂中存在的“放而不扶”与“扶而不放”现象,张老师提出了“ I-ACT 扶放进阶”模式,具体包括:教师明确目标并向学生出声示范、教师搭建理解支架并关注个体差异、学生开展同伴学习并运用已学内容、学生进行独立学习并建构个体理解这四个过程。接着,张老师结合具体教学实例,通过Instruct(目标演示→观察模仿)、 Attempt(差异推进→尝试体验)、 Collaborate(协作互助→策略生成)与 Transfer(独立表现→经验整合),将认知负荷承担主体逐渐由教师主体转移到师生共同体再到学生共同体,最终由学生主体独立运用所学新知。随后,张老师以一则教学案例向大家分享了“主位推进提升表达连贯性”,以中英文例子对比,阐释了何为主位推进,并提醒大家注意语篇中的信息流(Information flow)。此外,张老师还说明了两种常见的主位推进模式,分别是“平行型”和“延续型”。最后,张老师指出,从扶到放、先扶后放的“ I-ACT 扶放进阶”模式,可以为学生搭建实现独立学习所需的支架,逐步实现由教到学、从依赖到独立的学习目标。
“习语金句”专题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奋进新时代新征程
-Moral Integrity and Academic Excellence-
撰 稿 | 王歆彤
拍 摄 | 郑向钧 黄丹橙 陈慧烨
编 辑 | 林映辰
审 校 |兰良平 骆巧丽 杨佩洁
复 审 | 杨雪龙 薛禹彤
终 审 | 项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