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网页版科研

开元网页版科研

当前位置 :  首页  科学研究  开元网页版科研
名师大会 | 高中名师论坛:聚焦读写整合教学 拓宽思维深度
来源 : 学工办     作者 : 王歆彤 郑向钧 黄丹橙 陈慧烨     发布时间 : 2023-11-25     浏览次数 : 100

图片



11月24日晚,第四届“江浙沪京粤+”名师英语读写课有效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名师论坛(高中场)在开元网页版报告厅顺利举行。




图片


本次论坛由开元网页版博士生导师兰良平教授主持,绍兴市第一中学蔡红老师、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戴军熔老师、江苏省邗江中学韩炳华老师、浙江省天台中学汤杰礼老师、浙江省玉环中学许玲老师、浙江省平湖中学张强老师、台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张小华老师依次做了读写整合教学的开元网页版报告



图片


蔡红老师以“指向主题表达能力培养的单元群文教学”为题,首先介绍了学生单元主题表达能力培养的需求和现状,并指出学生在表达中存在着 “逻辑混乱,言辞匮乏”的问题。蔡老师认为,单元整体教学不是单元语篇的“线性叠加”,而是 “读、思、悟、达、评”的结合体,这才是阅读课堂教学未来的走向。接着,蔡老师分享了单元主题表达能力培养的教学思路,并提醒教师注意多数单元的语料是“天然的群文”。蔡老师以英语选择性必修一Unit2 “Looking into the Future”为例,分别从“解读主题,建构表达框架”“甄选语料,设计表达活动”“比较整合,丰富表达内涵”“回应主题,评价表达质量”这四个教学阶段详细阐述了“群文阅读”的教学策略。群文阅读能让学生在比较与整合信息中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夯实、提炼、完善对单元主题的理解,是阅读与表达的双向助推剂。



图片


戴军熔老师以区域高中英语文学阅读课程的分层次行动研究”为题,从研究背景与缘起谈起,强调了“加强英语文学阅读教学的七大价值意义”。接着,戴老师分享了她与团队历时7年的行动研究。面对优质生源学校学生和普通生源学校学生分别开展“依托原著整本书阅读的文学阅读课程”和“依托自主开发的文学阅读课程”的实践。戴老师从课程建设的目标与定位、课程内容的选材与设计、课程教学的形态与范式、课程评价的形式与维度这几个方面介绍了文学阅读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形成了“依托原著整本书阅读的文学阅读 ISR 范式”——I(独立阅读),S(分享阅读),R(反思阅读)和“依托自主开发的文学阅读课程 READ 范式”, 并详细介绍了READ教学范式读前、读中和读后环节。最后,戴老师展示了研究的主要成果,分别是理论范式的建构、课程资源的建设、思维工具的开发及研究成果的转化。



图片


韩炳华老师以“创新多轮续写,以深度学习促写作素养提升”为题,首先指出写作是思维和语言应用能力的综合体现。接着他谈到深度学习及其五个特征,其核心特征是高阶思维。韩老师指出导致读后续写教学“高耗低效”的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学生的续写在内容、语言及逻辑等方面与原文协同效应低;二是教师在评讲课的评析纠偏不到位。针对该问题,韩老师认为,多轮续写(对同一叙事语篇从不同训练维度进行多轮次的读后续写)本身就是一种深度学习,采用“多轮续”进行教学,可以促进与原文的互动、促进合作学习走向深入、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随后,他点明了四个要点:“语篇研读,吃透原文”“思维启发,构思写作”“行文表达,多轮落实”“修改评价,学会学习”。韩老师用2022年全国新课程一卷读后续写真题,向大家分享了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多轮续写。韩老师发现,经过多轮续写训练,学生无论从主题立意、情节设计、情感变化,还是与原文的语言协同和前后呼应都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图片


汤杰礼老师以“大道至简:巧用‘三二一框架’构写新高考读后续写”为题,探讨了如何建构读后续写写作框架,破解一些师生心中“读后续写考题要求很高,要写好难度很大”的难题。汤老师首先从试题的考查维度与阅卷反馈切入,详细解读了读后续写评分原则的内涵。汤老师指出,读后续写考查的是:内容、语言和思维。由此,他提出了“读后续写解题三部曲”,即读什么、思什么和写什么。接着,汤老师描述了基于语篇分析构建读后续写写作框架的要点,首先是要明确衔接手段和连贯的内涵,同时也要注重语言性语境和非语言学语境。此外,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G-N策略逆向思维Q-A策略,帮助学生形成“读-思-写”的解题步骤。最后,汤老师以2023年6月全国高考新课标卷为例,向大家说明如何巧用“三衔接、两过渡、一靓尾”构写读后续写。“三二一框架”是教师指导学生高效审题和解题的极佳方法。



图片


许玲老师以“基于学生自主提问的英语深度阅读教学实践”为题作报告。许玲老师通过教学发现,教师用心设计问题,而学生往往是被动参与,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变“答案是什么”“问题是什么”。在“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背景下,更需要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随后,许老师介绍了什么是自主提问以及基于学生自主提问的英语深度阅读教学。她详细解释了“怎么做”的问题,分为“提问方向”“提问流程”和“教师角色”。许老师从“展示型、参阅型和评估型问题”的角度给学生的提问作了分类。接着,许老师使用选择性必修一第三单元Sarek National Park游记文本向大家展示她是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提问的。在学生自主提问的课堂中,教师的角色是多样的,教师可以是自主提问氛围的营造者,也可以是自主提问进程的推动者,还可以是自主提问效果的评价者。




图片


张强老师以“‘I-ACT 扶放进阶’赋能学生自主表现”为题发表报告。针对高中英语课堂中存在的“放而不扶”与“扶而不放”现象,张老师提出了“ I-ACT 扶放进阶”模式,具体包括:教师明确目标并向学生出声示范、教师搭建理解支架并关注个体差异、学生开展同伴学习并运用已学内容、学生进行独立学习并建构个体理解这四个过程。接着,张老师结合具体教学实例,通过Instruct(目标演示→观察模仿)、 Attempt(差异推进→尝试体验)、 Collaborate(协作互助→策略生成)与 Transfer(独立表现→经验整合),将认知负荷承担主体逐渐由教师主体转移到师生共同体再到学生共同体,最终由学生主体独立运用所学新知。随后,张老师以一则教学案例向大家分享了“主位推进提升表达连贯性”,以中英文例子对比,阐释了何为主位推进,并提醒大家注意语篇中的信息流(Information flow)。此外,张老师还说明了两种常见的主位推进模式,分别是“平行型”和“延续型”。最后,张老师指出,从扶到放、先扶后放的“ I-ACT 扶放进阶”模式,可以为学生搭建实现独立学习所需的支架,逐步实现由教到学、从依赖到独立的学习目标。




图片


张小华老师以“衔接理论视域下的高中英语读写教学”为题,首先以英语课堂的现状与困惑引入,反思高中读写课的教学结构。张老师指出,在常规阅读或写作教学中,仍然存在着重语言、轻结构;重内容,轻关联,重外延等不足之处。接着,他详细罗列了普通高中课程语篇知识内容要求、英语学习策略内容要求、学业评价质量描述以及教学建议。张老师强调,课程标准无论在学习内容上,还是在学业质量水平要求上,都明确提出了对衔接的要求。他强调各界学者也从读和写的方面提出过对语篇衔接的重视。因此,教师不应忽视二语教学中对语篇衔接应有的关注。接着,张老师提出三点思考:研读语篇类型,概括主旨大意;研读语篇内容,赏析文体特征;研读语篇内涵,提升迁移能力。最后,张老师结合人教版必修三 Unit 3 Sports And Fitness Reading and Thinking 部分阅读语篇 “Living Legends”学习任务,引发大家思考阅读以及写作教学时如何凸显对语篇衔接的关注。



图片


最后,兰良平教授简要总结,他对参与分享的名师表示感谢,对前来旁听的教师和学生表达问候。这次名师论坛问题意识明确、内容丰富、前瞻性强,在热烈的掌声中顺利落下帷幕。



图片

习语金句”专题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奋进新时代新征程


图片


-Moral Integrity and Academic Excellence-


撰 稿 | 王歆彤

拍 摄 | 郑向钧 黄丹橙 陈慧烨

编 辑 | 林映辰

审 校 |兰良平 骆巧丽 杨佩洁

复 审 | 杨雪龙 薛禹彤

终 审 | 项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