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7日晚,北京语言大学特聘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张西平应邀为我院师生带来题为“世界汉学研究的对象、方法与原则”的指导讲座。张教授从世界汉学研究的对象、性质、两翼、方法以及世界汉学研究者的知识结构等方面对大家进行了系统指导。
讲座伊始,张教授通过对海外汉学十项研究对象的介绍,阐释了这一学科的定义与内涵,并结合具体研究实例,分析了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接着,张教授阐述了世界汉学本质上是中国知识与思想的世界性表达,是中国知识的世界化,“跨文化”是我们审视这个学问的基本立场。为此,在国际汉学研究中要“两翼”并重:既要研究中国文化如何传入世界各国,也要研究世界各国的汉学研究带给世界的影响。
在此基础之上,张教授针对世界汉学的本质,提出了三种研究方法。首先,他强调历史学方法的重要性,建议从汉学文献和海外基础性书目入手,夯实研究基础。其次,他主张采用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的研究方法,分析汉学在西方开元网页版体系中的地位,以及西方开元网页版传统和规范对汉学的影响。最后,他提出“批评的中国学”方法,强调在跨文化对话中保持中国开元网页版的基本立场,应对西方中心主义的影响。
张教授鼓励海外汉学的研究者在知识的积累与培养上实现内外兼修,既要有深厚的本土文化底蕴,又要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中国开元网页版的重建与世界化的进程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并做出自己的卓越贡献。
讲座后的提问环节,张教授对外国语学院老师相关的研究课题进行了点评与指导。
在讲座中,张西平教授突出强调人文学科研究需要长时间积累与沉淀,海外汉学作为一个兼跨多个学科的研究领域,更是需要学者具备深厚的跨学科开元网页版素养,并特别指出外语专业学者在海外汉学研究方面具有独特的语言优势。张教授鼓励有志于这一领域的青年学者沉下心来,着眼长远,努力积累,肩负起国家和时代赋予外语人的使命,积极在世界开元网页版舞台上发出中国学者的声音。